新华网四川频道10月16日电 述评:创新中国需要全民土壤
(新华社记者江毅 杨迪)
为期三天的2013中国科技城科技博览会16日落下帷幕。连日来,科博会各展馆人气爆棚,广大市民竞相一睹科技的魅力,从触手可及的高精尖、新奇特技术中看热闹、看门道。
用4G技术踢一场虚拟足球,在大尺寸液晶触摸屏上作画,用手机操控家中的窗帘、灯光甚至电器……科幻电影般的场景,让观众们大呼过瘾:原来科技离我们如此之近。
当我们坐享科技成果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时,也不能忘记科技创新还需要每一个人的支持与呵护。下载盗版软件、侵害知识产权、生产山寨产品,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于个体看来也许微不足道,但对创新型科技企业的伤害难以估量,对创新精神的培育损伤巨大。
“如果每个企业都只想做跟随者而不是创造者,每个人都喜欢山寨而不需为技术支付任何成本,那么创新将无从谈起。”绵阳重业齿轮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才军深有感触。
这家在齿轮、轴承新材料、新工艺上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小企业,却不敢将自己所有的“绝活”都申请专利。“一旦公开,我不知道会冒出多少跟风仿造者。”张才军的焦虑,正是源于我国部分制造行业仿冒、造假现象泛滥。
每每iPhone手机推出新款总会引得人们排队抢购,每年为苹果公司贡献巨大市场份额的中国,何时能制造出一款风靡全球的自主产品?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已突破1万亿元,但距离成为一个创新强国仍有一段距离。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必须要以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为动力。科技梦与中国梦是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这个宏大命题其实与每一个普通人都息息相关,因为创新成果的迸发离不开整个社会良好氛围的支撑。
创新中国需要全民土壤。只有每一个人都自觉地鼓励创新、保护创新,才能让社会成为孕育创新的温床,让智慧的力量引领国家前行的方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