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起到10月份,国家发改委将对33家国产药企和27家进口药品代理商开展成本价格调查,广州医药、葛兰素史克等企业都在名单之列。专家分析,这轮调查既是为下一轮降价做准备,也是为未来的药价改革铺路。
此次调查要求国产药品企业准备全部政府定价品种资料,进口药品代理企业准备全部代理填报口岸价格的政府定价品种资料。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周子君说,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到药品成本的真实情况。
周子君:“因为完全靠企业的话,有些企业不会真实地报自己的生产成本,所以政府的监管会采取一些措施,包括去做一些调研,去做一些横向的比较来确定这些价格。”
国家发改委前几轮降价的基本上都是本土生产的药品为主,导致很多的本地限价药从医院、药店消失,而此前外资药企主导的高价药影响不大,此次被要求参与药品成本专项调查的跨国药企数量接近一半。周子君认为,这是发改委加强监管的必要措施。
周子君:“我们了解,一些国外生产企业在国外卖的同样规格的药在其他国家卖的药的价格和在中国卖的是不太一样的,你到中国大陆比其他国家都高的话,从理论上来说,这是有问题,或者是有水分的,发改委要动用一些办法来把真实的情况来了解。”
周子君认为,发改委的这轮调查既是为药品降价做准备,也在为未来的药价改革铺路。
周子君:“外企也好,国内企业也好,看看能不能通过药品的成本能够反映出来,如果能够反映出来的话,会对发改委下一步定价做一个依据。”
来源:中广网 作者:冯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