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内已经对近400余种化学药品进行调价,而近期中成药也将进行新一轮的调价潮。但是由于对药品出厂价格的不了解,在调价过程中难免顾此失彼,如果调价幅度小,则消费者无法切实感受到实惠,如果调价幅度大,则有可能伤害企业的积极性。因此,近日,有关部门拟定期发布药品出厂价格,进一步推动药品价格透明化。
药价虚高主要在于出厂价格与药品中标价格差距太大,留出很大的利润给中间流通环节,这些中间环节包括医院、医生、流通企业、药品销售人员。换言之,药品的最终消费者为中间流通环节买单。
日前,《关于推进药品流通领域改革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即将发布的消息在业内不胫而走。这一政策中,对市场影响最大的要数新提到的建立药品出厂价格在线监测制度。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为引导市场形成合理价格,主管部门将定期发布药品出厂价格等信息,并对临床使用量较大的药品,参考主导企业成本及药品采购价格、零售价格等制定和适时调整最高限价,建立定期调价制度。
从政策层面考虑,对政府定价药品即将开展的成本调查和出厂价调查,实际上是正式实施的药品差比价规则和准备实施的药品流通差价率管理文件的配套政策。国家的目的是使得政府定价药品的利润成本构成和流通环节的各个程序步骤逐步完全透明化。
早前,发改委要求各制药企业上报出厂价格时遇到了相关企业的不少阻扰。有关专家也指出,出厂价格本来就是企业的商业秘密。虽然发改委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一举措可能扰乱正常的药品市场经营秩序。因此在推行这一政策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措施,以实现市场的平稳过渡。
来源:中国制药机械设备网